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回归春节的本义
2013.02.10
分享到: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除夕之夜,各相赠送,为“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长幼祝颂,为“分岁”;终夜不眠,为“守岁”。这是炎黄子孙跨越数千年,依然亘古未变的传承。因此,才会有千里大挪移、风雪夜归人的春运;才会有华年当此席、儿女足喧阗的团聚。然而,当山珍海味代替了平民美食,当天价礼品代替了贺岁拜帖,当过度消费代替了传统习俗……节日若成铺张奢侈浪费、甚或公款集中消费的契机,岂不让人叹息。衣食渐繁,却年味渐淡,我们能否重回春节的本义?
      春节的源起莫衷一是,但共通之处,就是祭祀先祖、敬畏天地。
    “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周礼所谓蜡祭也。因而,祭祀先祖的敬畏感、庄严肃穆的仪式感,正是春节的本义。向八农神祝告,向先祖祈祷,钟鼓作乐,礼仪井然,是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报恩。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这是华夏文明道法自然、顺应四时的节日内涵。经几代更替,农神信仰渐淡,但祭祀先祖已成为春节最核心的仪式,也是融入骨血的传承。
      所以,西方的狂欢文化从不是春节的特有意义,肆意放达从不是过年的真正目的。以祭祀先祖,来规范自我;以顺应天地,来回应人性,方是传统节日之要义。
      春节的美食不一而足,但共通之处,俱讲全家分工、围桌聚食。
      无论是糖瓜祭灶、长岁饺子、年糕“年年高”,还是番薯、玉米、花生、瓜子等零食;无论是谢年宴的年年有“鱼”、鸡鸭猪肉,还是豆腐渣、青果茶等小品,均为平民食材,不在于稀罕昂贵,而在于全家动手、合家共饮。古人不以穷富,皆备各种蔬食祀灶。今人身处五湖四海、各处奔忙,更重围桌团圆之意,而非菜品稀贵之名。
      所以,桌桌奇珍饕餮从不是春节的特有美食,顿顿胡吃海喝从不是腊月的正统民俗。以平常的食材,孝敬先祖、沟通家人的心灵;以口彩的菜名,呈现天地节气、共享天伦之乐,方是传统节日之要义。
      春节的习俗五花八门,但共通之处,均喜去秽净庭、祛病防灾。
      贴门神、制桃符、贴福字、供灶神、放鞭炮、饮屠苏酒、拜年等年俗,都有避恶驱邪之用。除夕日,古代亦叫“傩日”,即逐疫之日。为此,以桃木避邪、以压岁安魂、以爆竹惊眠,是炎黄子孙的自我警醒。感悟旦夕祸福,在日常点滴,不敢忘天人合一、有度有节的养生之道,秋收冬藏、防病治病的生活方式。劳农以休息之,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今人的必然。
      所以,通宵达旦的娱乐从不是春节的特有习俗,穷奢极欲的豪宴从不是岁旦的真正内涵。以谨民财、休养生息;以祭先灵、祈求安康,方是传统节日之要义。
      古时之人,尚且知道春在闲情雅趣中,在与天地共生、与祖先同存的神圣感中。比之顿顿牌九、宴饮达旦,更重案头摆放香橼、佛手,瓶中插上腊梅、绿萼,裁剪青瓷水仙。旧时上海的洋房,也不忘壁炉上放红梅,布置祭神的“天地桌”和祭祖供案。文人新春开笔,未必启用新笔,却喜书吉语、赋新诗,别有情趣。难道今时今日,只剩铺张盛宴、纸醉金迷作为年俗?
      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化为鬼神崇拜,对生活的渴盼,化为习俗传承,以表达难以言说的理想。而上下五千年的时光流逝后,今日的传统节日,真正指向了炎黄子孙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在正日佳节,梳理旧年,感受四季更替、日月往复,超越心灵的芜杂,振奋人生的信心,寻求心灵的归属,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年味”所在!
 
作者:龚丹韵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