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让文化遗产回归大众生活的河流”
2013.06.12
分享到: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次年8月,中国加入该公约并成为第6个缔约国。作为本届市民文化节“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昨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了“纪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颁布10周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
  会议上,专家、学者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孤立的文化事项,对其保护应牢固树立整体保护意识,不仅要强调单个项目技艺的传承,而且要让项目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活态传承,并确保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密切关联和共同发展。
  保持文化遗产的“活性”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勤建在会议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保护和传承”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对它的保护,不能存活在档案室、博物馆、图书馆或纪念地。
  他分析到,“非遗”之所以濒危,是由于它们随着环境的变迁和生活的变化,淡出了人们的关注和喜好。从非物质文化的分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宗教仪式、节日庆典、传统工艺等)便可看出,其本质上生存于生活中,也只有回到民众生活河流中,才能获得生命活力。所以,把握和引导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审美需求,是“非遗”保护和传播保持“活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与大众远离的‘非遗’,要在政府和社会的扶持下,由温室转向野外——民众社会生活的长河中强化训练,让它们真正‘活’出来。”
  借创意产业传承“非遗”
  传承与创新,同样是与会人士关注的焦点。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化室主任蔡丰明提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逐鹿国际文化市场的资源优势,“发掘‘非遗’文化资源的多维价值,进而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应该是上海‘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探索方向。”
  民俗学家仲富兰则强调了“非遗”文化与城市记忆关联的重要性——公共空间的形态及其中的文字、记号、街道家具、雕塑、图像等信息隐喻了城市历史故事,能唤起集体记忆与城市精神,如纽约的时报广场、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伦敦的海德公园暗示了不同特征的城市品质特征:摩登、浪漫、自由。仲富兰认为,“以主题事件将市民与历史场所整合在一起,强化情感纽带与城市记忆,从而能够比较完整地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社会环境。”
 
作者:陈晨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