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曹雪芹先生去世二百五十周年。据学者考证曹雪芹约生于一七一五年,约死于一七六三年,这已是红学界公认的一个事实。我的续作能在今年发表出来,也算是我对他与我自己心灵的一个告慰,更算是以此对曹雪芹先生的一种纪念。
每当我面对《红楼梦》时,我常会追问“红学”怎么形成,人们虽然有多种解释,但都在不约而同地为完善残缺的《红楼梦》而努力。而《红楼梦》在程高本之前后,世人能找到的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的,都是些残缺的叫《石头记》、附有脂批的残缺抄本。这是由于抄写时的误写还是其他原因?每一个抄本都有异同,都可以认作草稿本。有人极端地否认一百二十回程高本,而我不是这样看,程高本可以说也是程高搜罗所有汇校增补出来的,不知什么原因尤其是后四十回在我的阅读体验里,里面藏有很多曹雪芹的原笔。
我在《〈红楼梦〉八十回后真相还原》前言《我这样续写了〈红楼梦〉》里已经做了说明:“作家与学者的真正使命就是不断地提升和升华本民族以及世界的文化,或使一部又一部前人的伪文化经典不断被抛入历史的垃圾堆;或普及一部又一部前人永恒的经典,不断让本民族乃至世界认识。同时让一部又一部更伟大的新的经典不断诞生。这也许就是我续红的真正冲动与勇气。”“想想古代的文艺作品,除了诗词短章还完整外,其他重要的能称其为伟大的作品,总是有一些留下残缺的遗憾,就如同历史留给我们的废墟一般。面对此种情景,我们所做的只有不断“考古”寻真。对于历史的器物,有的埋于地下,没被盗贼光顾的也许有完整之物。而关于文字的,却只见残片断简,不被埋于地下的,也被抛至民间,留下的也是断章残页。有时伪作充于其间,让我们这些后来者只有不断考证辨别。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得到弘扬,只有低下头来,极其小心翼翼地修残补缺,使之‘是真’的完整呈现于世,流芳万代。”
我凭着这样的勇气写出了续红之作——二十回《<红楼梦>八十回后真相还原》。六月发表在浙江杭州一个季刊杂志《浮玉》(二○一三年二期头条)上。在发表前责编陈月华老师告知,我的题目被总编潘庆平先生改为《新编续八十回后红楼梦》,把前言放到后面变成后言了。得到这消息后,我思虑良久,表示理解。毕竟我是以程高本后四十回为底本进行修补还原的,他们这样改题目也有一定的道理。从学术上看也过得去,但是不太适合读者的胃口。我曾在文学群里在一些朋友间做过调查,都认同《〈红楼梦〉八十回后真相还原》这个题目。
到写作此文,可以说《红楼梦》已是我心中那座无形的建筑王国中的一部分,因为我续写《红楼梦》的缘起就是我在写作一个多年的长篇小说,在完成初稿修改几遍后,觉得要怎么使这个主人公看上去很有才能,我想了无数个方案,觉得让这个主人公续《红楼梦》,但又不能太长,这一想自然触动了我多年阅读程高本后四十回的一个发现:发现无数曹雪芹原笔藏于其中,为何不以此挖掘出来。所以也就毫不顾忌“红学”理论束缚,根据自己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理解,加之对李少红版《红楼梦》电视剧中人物声口的领悟,遂续写了出来,名为:《续写<红楼梦>大结局——第八十一回<林黛玉焚稿潇湘馆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文稿被一些好奇的朋友看后,夸我“真如曹雪芹再世”,鼓励我投稿。投稿出去,没想到《延安文学》杂志二○一一年第二期头条发表了。自章学锋先生在《西安晚报》于二○一一年三月三日第十三版用题为:“《延安文学》重磅推出草根版《红楼梦》大结局”作了独家报道,接着《成都商报》也在二○一一年三月十四日“今日一条娱”栏中发布了这条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一些反响。接着《延安文学》主编魏建国老师多次在我与他的通电话中鼓励我多写几回,说,以我的笔力多写几回,那样才更显大气,如今想起来确实感动。在魏建国老师的鼓励下,随着我的“续红”随笔《我为什么续<红楼梦>》二○一二年在贵州贵阳《红楼研究》学术季刊第一期发表,我又翻阅了很多关于“红学”方面的书籍,于是开始大胆地续写还原起来。续写还原后名为《续八十回后〈红楼梦〉结局真相第八十一至一百回》。我认定《红楼梦》应是一百回,一是根据脂批的提示,在蒙藏本第二回脂批中有“以百回之大文……世态人情,尽盘旋于其间,而一丝不乱,非聚龙象力者,其孰能哉”的话;在庚辰本第二十五回脂本眉批中有“通灵玉除邪,全部百回只此一见,何得再言?僧道踪迹虚实,幻笔幻想,写幻人于幻文也”的话;在庚辰本第四十回回前脂批中有“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馀”的话。从这些脂批中可见曹公《红楼梦》原本只有百回文字。二是根据《红楼梦》甲戌本第二十八回脂批中有眉批云:“此段与《金瓶梅》内西门庆、应伯爵在李桂姐家饮酒一回对看,未知孰家生动活泼?”并且有很多学者认同《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师”。而《金瓶梅》却只有百回,而俞平伯、周汝昌与刘心武先生也认为是一百零八回,我认为一百回更有道理。读久了,我觉得曹公《红楼梦》的这百回文字的残章断页应是被高鹗与程伟元为了我们难以说清的目的如碎玉一样粉碎在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程高本的汪洋之中。但我不是生硬去套回数,因为根据程高本后四十回为底本,还原出来的与前八十回正好百回,也似乎是天意。让我一脚踏进“红学”门槛更是天意。因为我在二○一一年以前几乎不曾想过要做“红学”,只想修建好自己心灵的那座无形的建筑王国。没想到这座无形的建筑王国却并入了《红楼梦》这座社会灵魂还在不断完善的建筑王国当中。如今我的续作《〈红楼梦〉八十回后真相还原》在二○一三年第二期《浮玉》杂志上发表后,我更有个心愿,去探求前八十回更逼真的真本,去现今能找到的版本中整理校对出一部唐国明版本的一百回《红楼梦》以献读者。因为前八十回周汝昌、郑庆山先生几乎做出了一辈子的努力,他们留下了成果。每次捧读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自从程高以来到俞平伯再到如今,为完美《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作,工夫没有白费,因而使我更加知道了自己的使命。
作者:唐国明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