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将至,2014年已经走到年末,各个知名的图书排行榜也渐次发布2014年好书榜单。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榜单上,翻译作品大多占据主流,比如豆瓣推出的2014书籍排行榜上,前十位中翻译作品占了六席,而各网络书店上列出的畅销排行中,翻译作品的数量也同样占优。
图书榜上译作多于本土作品的现象,也引起了一些读者和评论者的注意,有批评认为,过于重视翻译作品,而对本土作品疏于保护,可能会更进一步伤害本土图书创作的发展。也有人认为,图书本无国界,不应该为了保护本土图书而放弃评判的标准,否则才是对文化市场的伤害。
本土作品缘何胜不过翻译作品?对此,著名文化评论家叶匡政说:“以一年为单位评选好书,翻译的作品多于本土作品,这是肯定的。但这并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全球化的时代,图书的流通也越来越畅通,好书往往是世界性的,本土的好书如果说要多于整个世界,这不现实。而且,很多翻译的书籍,在翻译引进之前,已经经过当地市场、学术界等诸多方面的一次检验和确认。也就是说,多数翻译的书籍是因为它在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才被引进的。而本土的书籍,则往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是造成翻译书多于本土书籍印象的原因。”
翻译书多于本土书
北京晨报:各个年度图书榜渐次出炉,不少人发现其中翻译书比本土占据更多席位,这样的现象是否正常?
叶匡政:肯定会是这样的,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中,这样的现象更普遍。
北京晨报:为什么会这样?
叶匡政:首先,在人文社科领域,比如政治哲学、社会学、乃至现代文学等方面,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研究都走在中国前面,毕竟很多学科本身发源于西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而我们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其次,从出版的尺度看,相对来讲,翻译国外的书籍限制要更少,比如前一段时间出版了很多表现苏联斯大林时期社会生活的书籍,这样的书本土的创作一方面并不是很多,而且出版的条条框框也相对多一点。这导致人文社科领域,翻译的图书更多。其三,翻译的书籍,本身在当地已经经过了一次检验,或者是市场上的畅销书,或者是在学界广受好评的。也就是说,被翻译的作品,都是各国相对经典的。而本土的作品,往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需要读者再进行一次筛选,这就更显得好书榜上翻译作品占优了。
好书榜单上,本土书籍少于翻译作品,引起了读者的关注,而对本土创作,是否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也成了争论的焦点。
对此,著名文化评论家叶匡政说:“实际上,本土的创作,需要的是更加开放的空间,而不是刻意的保护机制。事实上,国产书籍总体质量不高,反而和图书市场开放程度的不足有关。更充分的竞争、更自由的创作,才是提升国产图书总体质量的途径。”
国产书籍质量下降
北京晨报:对国产图书质量下降的担忧已非一日,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尤其如此,在您看来,目前国产图书的状况如何?
叶匡政: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当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出版,好书确实不是很多。事实上,在图书领域,一本书的价值,往往是和市场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一本书价值越高,或者读者需要的教育程度越高、智商越高,那它的市场就越小,因为接受的群体很小。反之,高中生都能读的书,销售量才能多起来。当前,市场是检验书籍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问题在于,当前国内的出版,市场导向的影响太大,以至于许多粗俗的、低俗的书籍充斥市场。
北京晨报:从哪里体现市场导向过多?
叶匡政:当前很多出版社中,都有一种普遍实行的方法,一本书能不能出版,不是由编辑决定的,而是由发行部决定的。拿到一部书稿,先给发行部看,他们觉得能出版,就可以出版。这必然导致市场导向成为最主要的标准,而使得书籍本身的质量难以保证。
刻意保护不如鼓励竞争
北京晨报:国产图书质量不高,是否需要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说各个排行榜是否应该为国产图书保留一定的位置,这也是争论很多的问题,在您看来是否应该?
叶匡政:刻意地保护,肯定是错误的。实际上文化保护措施在很多领域都有,典型的如电影,相关的争论也一直都有。事实上,电影要有好的发展,必须要有充分的竞争。比如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很多经典的影片,这和当时大量的外国电影进入中国有很大的关系。图书也是如此,如果采取限制引进、保护本土图书的措施,反而不利于本土创作的发展。
北京晨报:那么,您认为我们如何应对国产书籍影响力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呢?
叶匡政:实际上人们对于本土产品会有一种天然的好感。比如说同样一个主题的书,有本土作者写的也有引进的,本土的肯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还是以电影为例,比如《泰囧》,很多人认为和美国的《预产期》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预产期》在美国也就是三四流,但《泰囧》则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图书亦是如此,国产图书质量不高,反而是和开放程度的不足有关,并非是保护不够的缘故。
研究变出版太难
北京晨报:国产图书是否真的质量不能和译作相比,原因在哪里?
叶匡政:国产图书近年来确实日渐低迷。其中重要的原因,和国内出版领域中的一些落后的管理方式有关。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图书正在变成一个冷媒体,网络越发达,图书就越冷,影响力就越小。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的出版管理方式没有太大的变化,开放程度不足。从去年开始,就有很多出版人认为人文社科的出版越来越低迷,出版的限制太多。
北京晨报:出版管理和出版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叶匡政:如果出版的条条框框太多,出版业开放的程度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必然导致想象力、创造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学者的研究要变成出版物,就很困难。事实上,今天的出版市场,正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状态,一方面出版管理开放度不够,限制过多,另一方面,市场的导向却没有制约,这使得出版市场成了一个畸形的市场,太多的烂书被出版,而一些真正经过深入研究、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的书,却很难出版。
文化市场低于物质市场
北京晨报:基金的支持,被很多人认为是出版好书的一个很重要基础,这方面的情况如何?
叶匡政:研究基金的问题,其实也是一样。很多基金,扶持的恰恰是不提供思想的作品,或者说是伪思想的作品,那些真正深入思考的、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的,反而得不到支持。有的时候,一些基金本身,也存在市场导向过度的问题。
北京晨报:出版市场本身也是市场,市场导向为什么会导致烂书充斥呢?
叶匡政:市场导向本身没什么错,追求利润也是正常现象,总不能要求人家亏损出版。问题在于,管理方式落后,条条框框太多,再加上市场导向太强,结果使得出版市场日渐畸形。烂书随便出,好书出不来。应该有一个更加开放的管理方式。好书的出现,需要一个更加自由的思想市场,而现在,物质领域的市场中,交流已经非常自由,但是思想、精神文化的市场开放程度还远远弱于物质市场。
建立相关扶持机制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如何才能改变国产图书质量好书不足的问题?
叶匡政:我们都希望好书越来越多,但实际上,目前还很难看到局面扭转的态势。当然,中国有一个非常庞大,而且相对成熟的图书市场,出版人、作者一直都在努力改变当前的出版状况,我想未来应该会有一定的转变。这些年来出版改制一直在进行,除了少数公益出版的单位,大多数都已经市场化,我想对这些出版机构,应该有更多开放的管理方式,使得更多的好书能够出版。
北京晨报:很多专业的书籍,本身市场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那如何才能让这样书籍得以出版呢?
叶匡政:实际上在学术领域,确实有许多需要一定的教育水平才能读的书。对于这样的书,一方面应该建立相关的扶持机制,比如出版基金,扶持一些相对专业、深奥的图书出版。因为这些书,正代表着一个国家真正的学术研究水准。另一方面,也应该有一种专业书籍通俗化的机制,出版一些专业书籍的通俗版本,使得更多人能够了解这些领域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发展状况,而这方面我们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固定的渠道和机制。
叶匡政
著名诗人、作家、文化评论家。
作者:周怀宗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