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每一处刺绣,都有个动人故事
2012.07.04
分享到:
三十位海上名媛的老旗袍从七个国家汇聚申城—— 每一处刺绣,都有个动人故事
 
  移步生香——人们常用这样的词汇形容女人穿旗袍时的曼妙身姿。一件好的旗袍,是意蕴和剪裁的融会。对人体36个部位的精准测量,经过“镶、嵌、滚、宕、盘、绣、贴、绘、钉”等繁复的工艺,几经雕琢才得以成就一件经典旗袍。这一海派旗袍的制作技艺,去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前,“宋氏三姐妹”中的宋美龄、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赵一荻、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中国首位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等30位名媛曾经穿过的老旗袍珍品,从7个国家“回归”上海,汇成海派名媛旗袍特展,亮相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这些旗袍辗转大半个世纪,经历异国他乡的千山万水,昔年的雍容和美丽依旧,每一处刺绣、每一颗盘扣,都承载着岁月、汇聚为故事。
  在老上海的斑驳光影中,女人与旗袍是两个说不尽的话题。旗袍之于女人,如同玫瑰之于爱情、星光之于长空,是恰如其分的匹配和辉映。因而,在许多重要的场合,少不了旗袍的身影。
  一件紫绛红樟绒提花旗袍,曾出现在联合国成立大会上。它的主人是著名教育家吴贻芳博士。1945年,吴贻芳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了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这次展出的旗袍,就是她在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期间穿过的。
  晚清重臣李翰章的孙媳妇区丽珍,也常穿旗袍随丈夫出席社交活动。本次展出的白色真丝绣凤凰、牡丹花旗袍,面料上的绣花是数十年前杭州一位老绣工的手艺,是专门为做旗袍的缎面绣制的。她买回这块缎面带到香港,由上海裁缝师傅制成旗袍,作为她在重要社交场合的礼服。
  上海滩著名律师詹纪凤的女儿詹洁梅长期旅居美国,对旗袍情有独钟,身后留下了大量旗袍。这次展出的旗袍,是她的儿子陈康托朋友带回上海的。其中有一件呢料的紫绛红色大披风,盘花繁复,十分精美,是老上海著名女式服装公司“绿屋夫人”的产品,非常难得。高领长旗袍配以呢子大衣或披风,这种中西搭配法是民国时期高雅女士的独有时尚。
  从最初满人的“旗装”,到民国时期的国家礼服之一……如今的旗袍,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服饰的概念,而是上升为一种文化符号。与之相伴,不少旗袍制作工艺已失传。有件旗袍是旅居新加坡的著名实业家吕建明的夫人吴佩芬的,这件蓝色旗袍的领口用一种“锁绣”手法,让整个绣图看起来有种浮雕的感觉。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高春明向记者透露:“这种绣艺是现代很难研究的,专家曾试图拆开研究后再复原,后来发现即便如此也很难研究出其中的奥妙。”
      而即便尚未失传的苏绣,也无法达到当年的技艺高峰,高春明介绍说,有一件旗袍是李鸿章的曾孙女李家晋提供的,“这件旗袍用一种很精细的针法叫丝绣,是苏绣中的一种,它是把一根丝线劈成16股来缝制,绣出的图案如同水墨印染,触感平滑似画上去一般,这种工艺已经绝迹了。”

作者:李婷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