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55届文化讲坛侧记
这一次,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聚焦经济话题。
在昨天举行的2012复旦管理学国际论坛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55届文化讲坛上,嘉宾们立足不同领域,阐发了他们面对“不确定”而进行的思考与展望。
全球化增加了不确定性
“不确定年代的应对策略”,这一主题引起了与会嘉宾的深深共鸣。
虽说不确定性总是存在,但人们不难感受到,当前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薛求知教授从宏观角度分析其原因:“首先是技术走向越来越莫测,企业越来越难以准确把握行业的未来方向。其次,企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群体的诉求日益多样化。此外,竞争对手的不确定性增加,越来越多的跨界、跨国竞争使得原来的传统行业、企业难以招架。因此,企业的决策难度越来越大,我们需要新的决策方法和战略思路。”
“无论是冰岛的火山爆发,还是日本的地震,以前跟我们毫无关系,现在都影响到我们。”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认为,全球化增加了不确定性——信息传播越来越快,意味着连锁反应的速度越来越快、波及面越来越广,提高了不确定性的频率和幅度。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为企业的不确定性更添一重。在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看来,欧债、美债、日债,债债忧心,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引擎作用越来越小,国内低迷的消费无法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这些不利因素都在考验着企业家们的智慧和勇气。
管理应更多哲学思考
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艺术。而在不确定年代,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似乎应更多一重哲学思考。郭广昌介绍,在不确定年代,复星的应对之策是“实”——抓住投资、管理和现金流三方面,投资策略回归基本面,“我们要思考,自身的投资和管理是否为对方实现了价值提升”。
三一重工的主旨则是“强”。三一重工仅仅用18年时间完成了从初创到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六的工程设备制造企业。总裁向文波认为,当前企业首先要“补课”,弥补因快速发展而造成的管理缺陷;其次要“健身”——调整结构,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然后,谋求更大的“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寻求“突围”。
相较于重工业之“强”与投资业之“实”,银行业则更注重“信”。陈小宪坦言,身为银行行长,自己时常能感受到金融监管的压力。他认为,当前银行业应该强化风险管理的体制架构,突出重点领域里的风险防控。此外,银行业应确立更加科学的经营理念,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关注和支持,把有效的信贷资金投向优质行业中的优质企业、主流市场中的主流企业。
走出去,少谈整合多谈包容
不可否认,“不确定”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机遇。在世界经济不景气之时“狩猎”、“抄底”,正是不少企业家的下一目标。在文化讲坛上,薛求知教授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状况作了深入分析。
他指出:“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收购整合的理解,似乎一直停留在买设备、买厂房、买技术的阶段,缺乏明确长远的战略规划。只考虑价格和易得性,不考虑投资目标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是否相符;没有制定长远的商业计划,对收购目标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海外资产和人员的整合能力。”
他建议,中国企业选择海外投资时应多借鉴权威机构的评估意见,以便降低政治风险。“境外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环境下活动,必须充分了解东道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若企业以国内投资的方式和思维来进行海外投资,对商业规则重视不够,必定会导致风险过于集中。”
向文波曾以“身体走出去了,大脑还留在国内”来形容某些投资海外的中国企业。昨天,他进一步阐明观点:“我们现在说‘走出去’,谈得更多的不是整合,而是包容。少谈整合,多谈包容。身体到哪里,脑子也要到哪里。”
作者:曹静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