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蛮拼的”俄罗斯老人
2016.03.23
分享到:
  90岁高龄的俄罗斯著名翻译家、汉学家沃斯科列辛斯基(中文名“华克生”)近日到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参加活动时,独自一人顶风雪、冒严寒,步行并多次倒乘公交车和地铁,“折腾”了大约两小时之久。更令人惊讶的是,年逾九秩的他步履矫健、满面红光,看上去也就六十来岁,让人不忍心用“鲐背”来描述。
  面对几十年来初识者必问的“不老术”,华老从容回答笔者:“刚刚锻炼了两个小时,身体自然好啦!”虽然这是一个互为前提的循环论证,透着华老独有的机智、幽默与旷达,一如有些厂商打趣的广告:“连续喝本品牌牛奶1200个月,您就能长命百岁。”
  不过,在采访中,华老娓娓道出了年轻的真正秘诀。华老少年时就钟情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70多年来孜孜以求、笔耕不辍,汉学译著和专著已达200余部,仅《儒林外史》就更新了4个版本。“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是我自己不忍看着钟爱的俄译本存有半点瑕疵。”华老告诉笔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译写中,他心无旁骛、心静如水,全然忘情于“故纸堆”,自然忘却了俗事凡尘,也“赶走”了各种可能入侵的心理疾病。实际上,其灿烂的人生与健康的体魄都可归结为两个字,那就是“忙”和“乐”:乐于忙,忙中乐。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汉学界泰斗、俄中友好协会理事会名誉主席齐赫文博士虽已97岁高龄,同样是忙并快乐着。齐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采访中还主动迎送客人并拒绝搀扶。在科研和外交两个领域都已饮誉天下的齐老,60岁之后退而不休,一直从事汉学研究和中俄民间交流工作,为两国友好而奔走。目前已近期颐之年的他,仍在致力编纂《俄中关系400年文件汇编》和《中国:从远古到21世纪》两部皇皇巨著,其中收录的每篇稿件他都要逐字把关。在采访中,他这样诠释着自己的长寿秘诀: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没有时间感到寂寞和空虚,更没有心思怨天尤人,有的只是乐在其中。“生命不息,笔耕不止”是齐老的目标,也是他收获充实、健康和幸福的源泉。
  三年来,笔者采访过很多耄耋之年的俄罗斯学者、援华专家和二战老战士,他们给人的普遍印象都是“蛮拼的”。他们忙碌着、充实着,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余热,在开拓人生“第二春”乃至“第三春”的过程中,不仅一扫同龄人垂垂老矣的沉沉暮气,而且摆脱了浮世名利,变得快乐长寿、超凡脱俗。“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数十年如一日醉心于中华文化的华老,因此还平添了几分仙风道骨。
  这些心宽体健的耆老们都无一例外地佐证着那句古老的西谚:工作无害,忧愁伤身。自然,他们也都有资格在“健康必读”或“长寿须知”上署上自己的大名。
 
作者: 陈效卫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