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从一国语到另一国语,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损失”(钱钟书),诗歌尤甚,有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是否有过相似的体验和困惑: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好诗就一定经得起翻译的折腾吗?是否可以用“可译性”和“抗译性”来衡量一首诗歌的好与坏?你是否同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翻译?经典需要不断经受翻译的折腾,在折腾中翻新?
5月28日晚,由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现代民生美术馆主办、复旦大学“奇境译坊”协办的首期“经典与翻译”系列讲座——“诗歌经典经得起翻译的‘折腾’吗?”在上海现代民生美术馆举行,译协会员和诗歌爱好者一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由译协会员、复旦大学比较文学副教授王柏华主持。陈黎、郑体武、树才、海岸、包慧怡等五位诗歌翻译家分别从不同的语种、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对诗歌翻译的见地。译协副会长、上外文学研究院院长郑体武首先从其个人翻译俄语诗歌的经历谈起,对诗歌翻译的发展过程以及当下现状进行了分析;来自台湾的诗人、翻译家陈黎用激情四射的诗句演示,以及他在翻译过程中对字词的反复斟酌,表达了他“折腾翻译”的情感;来自北京的诗人、翻译家树才和大家分享了他对法语诗歌《米拉波桥》多个译本的分析和感悟;译协常务理事海岸向大家展示了他正在不断补充和更新的涵盖了近百年翻译理论发展的“中西翻译百年论集”内容和简介;最后,最年轻的译协会员代表、来自复旦大学的包慧怡从她自己翻译的爱尔兰诗歌作品入手进行比较和阐释,充分体现出了其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观点。
活动中,由复旦大学“奇境译坊”主编的“北极光诗系”第一辑也同时首发。活动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积极响应,嘉宾发言结束后,进行了长时间的互动交流。
“经典或许不是你正在读或者打算读,而是你正在重读或打算重读的书;而每一部经典都曾是当代新篇,来自鲜活的当下,在读者的阅读中走进历史,成为经典。”“经典与翻译”系列讲座是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现代民生美术馆、复旦大学“奇境译坊”的首度合作。主办方希望通过介绍和展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经典翻译作品,让更多的读者在阅读中感受经典与翻译的魅力,走近她、认识她、欣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