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中外作家畅谈“影像时代的文学写作”
2012.08.18
分享到:
影视和文学好比远房亲戚,可近可远
 
  昨日,一场围绕“影像时代的文学写作”的讨论,吸引了众多书展上的读者。苏童、大卫·米切尔、莫言、阿刀田高、吴念真、孙甘露、毛尖等中外作家共同探讨文学、电影、写作对现代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日本作家阿刀田高表示,文学作品影像化是全新的创作过程,小说本身就是应该写在纸上的作品,“我自己的小说影像化后,有一种我的作品从我自己手中离开的感觉”。他说,语言本身具有很大的一股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本身就是人脑中的养分,因此语言和文学是一个原点,作家也要本着这样的信念继续创作。“这是一个手段多样化的时代,小说要保持自己的一个本色,哪怕完全不适合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也要写自己真正想写的,不要为了让人喜欢而写,用这样的一股力量进行创作,才可以创作得长久,小说的生命力也才可以长久。”台湾知名作家、编剧吴念真,从编剧的角度谈论了文学写作的重要性,“文学创作在影像时代不必去改变什么,因为我一直觉得文学是影像极大的养分”。他说很多的新编剧其实是写小说的,他们很容易从阅读过的小说之中发现某些小说可以变成电影,并跟观众沟通,“透过影像去传达小说,我觉得对小说本身的价值并不会影响,而且多了一种传播的可能性”。
  关于影像时代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苏童将两者比喻成远方亲戚,可近可远,“在我的创作生活中有时候冒出一个电影,就像一个远方亲戚来,我要招待他。但因为是远房亲戚,很多年不见,你也觉得生活很正常。”面对影像为文学写作带来的名和利,苏童认为,尽管影像在很多作家写作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小说还是小说,并不是一部电影在驱使作家,而是小说的某些元素牵引。那么,在如今的影像时代,文学写作的黄金时代是不是已经过去了?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认为,文学写作不会濒临灭绝,他甚至认为,文学写作会继续在影像时代繁荣昌盛。
 
                               作者:徐颖、实习生 张瑶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