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第十三届“沪江”杯翻译竞赛颁奖仪式举行
2016.12.21
分享到:
 
  12月20日下午,由上海市文联和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共同承办、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三届“沪江”杯翻译竞赛颁奖仪式在上海影城举行。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沈文忠,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兼《外国文艺》主编吴洪,上海翻译家协会副秘书长梁珺霞,沪江网副总裁常智韬,以及翟象俊、魏育青、袁志英、宋健飞、裴胜利等评委出席了颁奖仪式,吴洪、袁志英代表评委组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英语组评委吴洪精彩点评
 
 
德语组评委袁志英精彩点评
 
  本届竞赛设立英语与德语两个组别。英语组原文选自美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约翰·厄普代克的散文集《高级流言》。作为当代最无可挑剔的全能型英语作家之一,厄普代克以生花之笔创作了大量评论性的文章,语言纯熟,文学艺术、人生家庭靡不涉猎。本文选自厄普代克生前最后一本散文集,是开篇之文,作家用看似不着痕迹、如同随兴所至的文笔写出了一位迟暮之年的作家对于写作与年龄之间的微妙关系的种种感受,妙语警句迭出,闪烁着幽默与智慧,使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得以一窥这样一位完美作家的晚年心境。德语组文章出自奥地利德语作家赫尔伯特·埃森赖希,埃森赖希著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广播剧等,曾获多种文学奖。这篇名作Der Weg hinaus叙述的是一位足球明星在辉煌过后所体验的世态炎凉,在德语国家常被编入语文教材。此外,活动主办方还于今年六月在沪江微信平台上就名人名言开展翻译热身赛,参赛人数达到万人以上。
  本届竞赛冠名商由原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更换为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为顺应网络时代发展,自第十一届起,翻译竞赛便与沪江合作,实现了信息发布、投稿网络化,提升了大赛的参与度。本届竞赛首次全部采用网络投稿方式,共收到稿件755份。其中英语组438份,俄语组317份。从参赛选手分析,九零后选手所占比例将近七成,堪为大赛中坚力量。其余多为七零、八零后的文学翻译爱好者,还有零零后的新世纪文学少年。从选手职业身份来看,高校学生仍然是参赛主力,其次为教育业从业者,另还有自由职业者、职业译者,以及来自科技、文化、部队、政府部门等多个领域的选手。从参赛地区来说,国内共有来自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特别行政区的译稿,上海与北京选手数目领跑全国,其次为广东、浙江、江苏三个省份;海外则有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份稿件。
  翻译竞赛举办十三年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翻译青年,目前已有一大部分获奖者成为各大出版社的签约译者。如翻译《十一种孤独》《年轻的人在哭泣》《闪亮的日子》《金钱:绝命书》的陈新宇是第三届优胜奖获得者,翻译了《寻找莎士比亚》的韦春晓是第五届优胜奖获得者,翻译了《哈里发的神殿:卡萨布兰卡的365天》的步朝霞是第七届优胜奖、第八届三等奖获得者,翻译了《记忆残留》《骰子人生》的陈正宇是第七届优胜奖获得者,翻译了《魂断阿寒》《秒速五厘米》的季丽晔是第七届日语二等奖获得者。“沪江”杯翻译竞赛将延续以往的宗旨与精神,不断创新,为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贡献更多力量。
 
第十三届“沪江”杯翻译竞赛获奖名单
 
英语组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宋怡秋(自由职业)、李小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志敏(自由译者)
三等奖:业乾(南京大学)、陈岩(苏州大学)、吕有萍(首都师范大学)
优胜奖:王元英(原阳三中)、刘正飞(嘉兴职业技术学校)、陈燕敏(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廖文君(湖北师范大学)、周曌(大连理工大学)、周俐(自由职业)、李经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勤钰(香港中文大学)、边斌(自由译者)、陶若华(SAP Canada)
 
 
德语组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温丹萍(中德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张建欣(同济大学)
三等奖:冯小冰(北京外国语大学)、刘珏烨(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上海信息中心)、赵志勇(东北师范大学)
优胜奖:冯晓文(南京大学)、朱双娇(福州大学)、付梦章(镇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吴寿春(华东师范大学)、朱桦(南京大学)袁嘉璘(辽宁大学)、蔡诗雨(复旦大学)、王姝(自由职业)、雷思琪(德国美因茨大学)、刘宇涛(斯坦福大学)、刘梦扬(上海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