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上海译协举办第二期“经典与翻译”系列讲座
古典诗词的前世今生
2017.04.20
分享到:
 
  4月16日下午,由上海翻译家协会、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和复旦大学“奇境译坊”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期“经典与翻译”系列讲座——“古典诗词的前世今生”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译协会员和诗歌爱好者一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的四位嘉宾黄福海、罗良功、董伯韬、王建开围绕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展开了精彩对话,既有对部分名作的翻译家、汉学家译本的点评赏析和比较,也有对译本翻译策略的深入解读。活动首先由黄福海、董伯韬老师对杜牧《清明》一诗的25个英译本进行了逐一分析。对原诗的典故与内涵、译作的韵脚与格律、各大版本的突出特点娓娓道来。读者们在精彩纷呈的译本中回味无穷,同时也为译者的努力与智慧赞叹不已。紧接着,王建开老师以“汉学家诗歌英译与诗意的重塑”为主题,凭借翔实的例证和生动的叙述,为大家揭示了汉学家英译汉诗的独特视角。他认为,一直以来,中国古诗的意义依循传统的解释,有争议之处不多。在不涉及翻译时,文本含义处于静态,十分稳定。而一旦进入翻译,其内涵的多样性在不同译者的笔下即刻显现出来。原意随即发生变化,凸显出之前不为人所知或觉察不到的新含义,并引出对原文的更多释义。另外除了汉诗以外,词的翻译亦是一座令人神往的迷宫。罗良功老师则从李白《忆秦娥》、李煜《虞美人》的几种译本入手,结合汉字的形态意象,介绍了古词翻译的几种考量与取向。字斟句酌的研读之后,几位嘉宾又畅谈了归化与异化、诗歌英译的学术性与诗性等话题,并与现场观众一起,就中西方诗歌的差异、中国诗对西方现代诗及思想的影响等话题进行了集中探讨和深度互动。
 
嘉宾简介:
 
黄福海
  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及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外语系英美文学专业,曾留学英国利兹大学,主攻英国诗歌。现任英国某律师事务所高级法律翻译。从事英语格律诗及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立翻译与研究,创作并发表旧体诗词、现代格律体新诗,发表有关中国古典诗歌及汉诗英译、英诗汉译的论文十多篇。英译中作品有《爱尔兰当代诗选》、阿米亥诗集《开•闭•开》、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末代大亨的情缘》、凯纳兹长篇小说《爱的招魂》、毛姆短篇小说集《木麻黄树》、达菲诗选集《爱是一种眼神》等。中译英作品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李白诗选》及其他古典诗词的格律体英译、《胡适诗选》的英译等。旧体诗词作品有《达盦诗集》,传记作品有《吴钧陶传》(合著)。
 
罗良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AAP)执行理事。出版《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英诗概论》、《语言派诗学》、《查尔斯•伯恩斯坦诗选》、《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 —— 世界诗人同祭四川大地震》等各类著作20部。
 
 
董伯韬
  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博士,译者,文学与文化研究者,出版人。“述往”书系及“比较文学名家经典文库”策划人,“北极光”诗系主编。译著有《身为作者》《战争的见证》《地狱与良伴》《劳伦斯诗集》《作家笔记》《玛雅:美丽的语言》等十余种;著有《济慈诗精读》(将出)及英译唐诗集《悠远唐音》,另有论文与书评见诸报章。
 
王建开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成员、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并出版,两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译著三部,英译京剧《霸王别姬》(片段)获得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研究方向为翻译史和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