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个“吃货”?
2012.08.27
分享到:
  连续几年养生书在书市上畅行无阻的神话终被打破。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养生书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美食书,《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上海》、《寻味记》、《吃出一朵昙花》、《下厨记》、《暴食江湖》、《中国食料史》……同样谈吃,目的大不同,前者是说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后者则是说什么样的东西好吃,听起来是前者高明,可一旦有骗人的嫌疑,就让人恨得牙痒痒了,而后者虽然俗,却很有通吃的本事,谁叫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吃货”呢?
  以书解馋 “吃货”有理
  一本《舌尖上的上海》,可谓今年上海书展上的“东道主”美食书。前几天,此书在上海书展签售时,连鲜肉月饼都替读者备好了,能不卖得热乎吗?这是一本介绍上海特色小吃的“吃货指南”,白斩鸡、油爆虾、蟹壳黄、鲜奶小方等等,一个不落。据说作者随时随地扛了“单反”去吃饭,没拍照前不动筷,清明奔赴王家沙拍青团,中秋爬电线杆拍买鲜肉月饼的长队,一本书陆陆续续写了四五年。《京味儿》汇集的则是北京的吃食,比如春天的春饼、夏天离不开的芝麻酱、初秋吃的烧茄子、冬天上得了大席面的大白菜。说起来,这些吃食真没什么特别的,不过作者娓娓道来的是吃食的讲究。像北京闷热的三伏天里,人们的心里热得发燥,能吃上碗凉爽清香的芝麻酱面就是莫大的享受,有一年北京的芝麻酱缺货,作为北京市人民代表的老舍先生还特意呼吁“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台北小吃札记》、《一路吃下去:骑向台湾第一小吃摊》等絮叨宝岛台湾小吃的美食书也是读者的大爱,随作者寻找大肠包小肠、虱目鱼粥、担担面、水煎包等小吃的过程,也是旅游的过程。
  这类美食书的作者多是“吃货”,写书的最大念想就是希望书里这些馋到自己的食物同样能够馋到读者。古往今来,文坛就有不少著名“吃货”。清代的袁枚就是其中的一位,《随园食单》乃其40年美食实践的产物。现代的梁实秋、汪曾祺也分别著有《雅舍谈吃》和《故乡的食物》,谈起吃来不以炫耀或是说教的口吻,凭借的只是对生活的爱。一位青睐美食书的读者坦言:“书里的风采或许不在于妙语连珠,不在于风趣幽默,甚至也不在于各种活色生香、令人口舌流涎的美食,而在于作者那纯粹而又执著的吃货精神。”听听梁实秋对馋的评价“文化发展到相当程度,人才知道馋”,又或者一位作者在书中喊着“肥死了也要吃”,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境界,绝非由饥饿导致的贪食欲。
  美食题材 过度消费
  什么时候都有人写美食书,可这一类型的书向来不瘟不火,今年夏天突然井喷式爆发,是与一档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纪录片有关。就是这部自今年5月中旬起每天深夜时分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勾起广大“吃货”对于中国庞大饮食体系中各种滋味的欲望、期待和想象。
  据记者在书市上观察,今年6月以来推出的美食类图书中,仅书名冠以“舌尖”字眼的就有十几种,比如《舌尖上的世界》、《舌尖上的江南》、《舌尖上的上海》、《品味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素食养生》、《舌尖上的中国味道》、《舌尖上的餐饮店》、《舌尖上流转的四季美味营养餐》。单单《舌尖上的中国》也有好几个版本,一为纪录片的文字版,一为纪录片的配套菜谱,一为文化名家说名吃的合集,一为美食家庄臣所写的广东美食。
  满眼“舌尖”似让美食书有被裹入模式化、复制化生产中的趋势,就像当年的养生书。一位亚马逊网友指出《品味舌尖上的中国》一书纯粹就是图片加文字的罗列,“想指望这本书教你做菜,那是做梦了。做法说明就那么3-5步”。不过,也有些美食书原本不错,倒是往“舌尖”上靠出了腻味来,比如《舌尖上的上海》原定书名其实是《上海吃货》,作者为此花去不少心血,可现定书名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有跟风嫌疑。
  一位图书编辑告诉记者:“相比养生书,美食书的门槛其实更低。介绍美食谁不会,甚至抄抄编编就是一本书。出版这类书也相对安全,管它怎么写,只要看到美食很多读者的眼睛就会发光,况且什么东西好吃见仁见智,不像养生书,一个没吃好,读者是要怪罪作者的。”不过,她也担心美食会在“舌尖”大潮中被过度消费,最终让读者一谈美食书便心生厌恶,“食物到底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啊”。
 
                                       作者:范昕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