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世纪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海外传播数据库”将面向全球发送千张“作家名片”!
2018.01.22
分享到:
  2018年1月17日,由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暨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联合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共建的“新世纪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海外传播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项目在京启动,20余位作家学者出席。启动仪式由中国文化译研网负责人徐宝锋教授主持。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同时,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数据库通过推荐100位中国当代优秀作家,将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的介绍、作品、个人故事译成阿拉伯、英、法、德、俄、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尼泊尔、罗马尼亚语10种语言,集结成1000张中国作家名片向全球推介。
 
 
  中国文化译研网负责人徐宝锋教授介绍说,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日益兴盛的背景下,海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也没有形成明确的中国作家群体概念,没有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中国作品图谱。基于此,我们启动了数据库项目,面向全球推介涵盖百位作家、十种语言的千张“作家名片”,这一千张名片将鲜明地向世界宣告:我是中国作家,我在进行中国创作。此种形式和规模是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一大创新,会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了解中国优秀作家作品,同时也是打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最后一公里”。
  阎晶明副主席在致辞中谈到,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今非昔比,过去国际上更多地只是知道孔子、李白、杜甫以及《红楼梦》等传统作品,自2012年以来,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先后获得了国际文学大奖,也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世界所知。但与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兴盛的局面相比,海外传播远远不够。“国外的汉学家过去都是翻译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而现在对当代优秀作家作品的翻译已经成为国际上汉学家的主要职责,这是他们个人的一种自主选择,不是中国政府、中国作协让他们这么做的。这说明他们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中国当代作品中,无论从数量、质量都是非常值得、非常迫切需要向世界各国介绍的。”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向世界各国组织介绍并传播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多方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推向更高潮。
  《小说选刊》负责人王干就数据库的整体设计重点介绍到,本次中国作家的海外传播主要秉承三个标准:首先是传播出去的资料、信息要精准,制作者要特别熟悉当代文学、当代作家。其次要鲜活,当代文学从1949年持续到现在,要呈现新世纪、有生命力的中国文学。最后是客观,在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精神、表达中国气派的同时,要保持其学术性、客观性、科学性。
  此次数据库建设集合了多方力量,各取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提供当代作者、作品资源;中国文化译研网负责海外译者资源及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提供学术支持。考虑到当代文学丰富性和多样性,初步确定遴选100位作家。其中30后作家以王蒙为代表,共计五位;40后、50后、60后、70后作家各15位;近十年间成长为当代文学的中坚力量的80后作家10位;此外,精选诗人20位、散文家10位。“我们先推出这100位,之后有时间有精力的话,我们准备再继续做下一个100位。”王干称。
 
 作者:朱贺芳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