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上海翻译家协会举行2023新时代上海译家沙龙
2023.04.24
分享到:
2023年4月16日下午,上海翻译家协会在陈云同志曾经工作过的百年书店、前身为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的红色主题书店——1925书局举行了2023新时代上海译家沙龙第一场——文学翻译:跨界与热爱。上海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黄福海主持会议,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魏育青副会长袁莉吴刚,常务理事李玉瑶秘书长范亚敏,理事陆求实、沈锡良、章乐天,会员徐晓雁姜向明王亨良庄亦男朱静雯施杰黄霄翎和德国汉学家司马涛、文学翻译爱好者徐阳鸣、刘彩娟陈学斌 子梁20余人参加了沙龙。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文学翻译,已经与一百多年前发轫、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文学翻译,无论是在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的内容、翻译产品的受众以及其传播途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仅就翻译主体而言,不同学术背景的译者,应读者和市场的不同需求,加入了文学翻译的大军,其中不乏所谓“跨界”的翻译家。有些译者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在翻译活动中偶然发掘出自我的才能和价值,出手不凡,一夜之间成为翻译界的一匹“黑马”,在读者中传为美谈。但也有些译者,以为文学翻译不过是文字的简单转换,他们迫于某种客观的要求,不排除也可能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在知识储备并不充分的条件下率尔操觚,生产出一大批瑕疵作品。这就从理论上引发出一个问题:是否无论谁都可以从事文学翻译?究竟什么样的译者才是合格的文学翻译家?仅仅出于对文学翻译的热爱,是否就可以替代文学翻译的行业规范?如今的翻译主体越来越年轻化,发表翻译作品的途径也越来越便捷、越来越灵活。他们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一方面阅读、评论他人的文学翻译作品,另一方面自己也介入文学翻译。不容争辩的是,未来的大学本、硕、博毕业生,必须面临职业发展的困境,在当今的翻译环境下,他们必须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与文学翻译的关系。围绕主题,在上海从事不同职业的多位文学翻译家畅谈自己从事文学翻译的心路历程,特别是他们如何处理职业发展与文学翻译的关系,他们如何看待作为一名文学翻译家应该具备的素养,如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文学翻译相结合,他们的专业工作如何影响他们的文学翻译。这不仅对在座的大学生是一次实用而接地气的职业指导,对于文学翻译的普通读者也是一个有趣而生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