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中国歌坛的希望之光 ——谈最近先后落幕的“声动亚洲”和“中国好声音”
在这个双节长假,“中国好声音”年度盛典和“声动亚洲”国庆节目,让无数观众再一次聚在荧屏前,用歌声陪伴假期。相伴了一个夏天的两大歌唱类选秀赛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歌唱、评说、竞争、授艺、期待、赞扬、议论、批评……在荧屏内外形成了热烈的互动格局。随着两大赛事的落幕,新的娱乐节目会随之而来,但是,三个月来这些年轻歌手的表现和他们的走向,毫无疑问还是大家的热门话题。
不苟言笑 唱到最后
中秋之夜,来自吉林的大学生梁博,以不苟言笑的表情,唱到了“中国好声音”的最后。出自那英组的梁博,与张赫宣、张玮、多亮三位“同学”比较,声音相对最缺少鲜明的特色。张赫宣的歌声有金属般坚硬的特质,小组终选唱起《假行僧》时,流露的无奈和不屈,可以说是声声动人;张玮以“疯子”般的高音吸引了大批拥趸,与黄龄合唱的《HIGH歌》,黄龄的声音似在为这首歌定下了演唱标准,张玮的歌声却自由自在,听起来很享受;多亮的歌声属于典型的似水柔情,最喜欢听他的一曲《你的背包》,那种故事与情感交织、叙述与抒发相融的意境,不是每个歌手都能轻易表现出来的。回过头来再看梁博,他的声音虽然并无太大特色,演唱除了自然、真实,还另有独到之处。那首《回来》,本被他唱得心头涌起几许苍凉、丝丝落寞的沧桑感,呐喊式的爆发突然就把人的心境激起了层层波澜。同样闯进决赛的金志文尽管也有自然、真实的一面,歌声却缺少梁博的气场。真是很难让人想象,看上去体魄并不那么强壮的梁博,歌声怎么会如此充满激情和力量?
个性表达 记住声音
梁博擅长在歌声里创造般地融入了个性的体验和自己的理解,甚至让人能从他的演唱中闻到北方汉子的粗犷味道,因此,他的声音是一种充满创意的个性表达,脱颖而出也在情理之中。反观多年来的内地流行歌坛,更多的人虽然唱功不差,却一直停留于模仿的层次而难以长进。模仿仅仅是一个过程,自己不能主动摆脱,就永远局限于对歌曲机械表达的困境。所以,真希望曾经的“小邓丽君”“小徐小凤”以及如今的“中国阿黛尔”等,也能动动脑筋把唱歌当作一种创作。事实上,无论是“中国好声音”,还是“声动亚洲”,都涌现出了许多让人记住声音的优秀歌手。那位总是闭着眼睛沉浸在自我陶醉中演唱的常石磊,对音乐的投入经常会让人感动;颇有子承父业意思的霍尊,难得地与老爸火风同唱《大花轿》,歌声却更具涵养和阳光;那位名叫关喆的创作型歌手,唱起《想你的夜》《领悟》等歌曲时,歌声中总是散发出淡淡的烟熏气;光头女孩王韵壹,即使演唱发挥失常的《情人的眼泪》,一字一句的委婉,也洋溢着精致和细腻的气质……
清亮摇滚 强化愉悦
也许,最能反映当代歌手的思考和求索的,有那么几位歌手。拥有美声功底的平安,在一片流行、爵士、摇滚的声音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却又特别引人注目。所谓的“美通”“民通”唱法,曾经在内地一度成风,但因得不到权威们的认可,难以参与可以一唱成名的赛事,不久就偃旗息鼓。平安的“美通”并不纠结于唱法,歌声随性而发、因情而放,得到评委们的认可,被誉为“清亮摇滚”,也是一种赞许和肯定。如果他能克服音色的统一性和音域衔接的完整性方面存在的缺陷,歌坛之路上应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庾澄庆组的吴莫愁,是一位颇具争议的歌手。应该说,在总决赛中的演唱,她有意识地改变了小组赛时的“恶作剧”后,还是能听出蛮有功底的。因此,一路走来,她也能随心所欲地“丑化”歌曲,用她的话说:“让大家开开心心多好。”吴莫愁飘忽不定和怪腔怪调的歌声,并非被所有的人看不惯,能够闯入最后的决赛,证明她同样拥有数量不在少数的粉丝。这也说明,唱歌除了有认识、教化的作用,愉悦功能也在被歌手搬到舞台上来强化体现了。
彝族女孩 看到希望
许多音乐圈人士在观看“中国好声音”时,颇为看好刘欢组的彝族女孩吉克隽逸。吉克隽逸的特点在于演唱的包容性很强,而且技术非常全面。如果说,听梁博的演唱感受到的是力量的震撼,那么,听她的演唱,似乎能看到绚丽的色彩在变幻。尤其是她把技巧了无痕迹地融化在歌声里的能力,与有些唱爵士的歌手刻意添加装饰音和装得上气不接下气相比,技高一筹不在话下。也许,他们是中国歌坛满足中国大众精神需求、真正走向世界“发声音”的希望之光。
作者:杨建国 来源: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