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文汇报社、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戏剧家协会承办,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协办的“话剧《红旗渠》研讨交流会”昨天在沪举行。上海的艺术家、评论家高度评价话剧《红旗渠》的创作成就和艺术特色,探讨话剧《红旗渠》创作的成功经验,以期促进上海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发展,更好地推动沪豫两地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立足民生 传递精神
话剧《红旗渠》是河南省话剧院近年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精品力作,剧中,带领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县委书记杨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带领群众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当地百姓祖祖辈辈都没解决的吃水难问题。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上海剧协副主席马博敏等专家认为,话剧《红旗渠》中的“男一号”杨贵,是一位形象鲜明生动、具有人格魅力的党的干部形象,他传递的精神,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部主旋律题材的话剧,能够给观众的心灵带来如此震撼又不落俗套,难能可贵。而观众对这部话剧的肯定,对杨贵等一批共产党人的喜爱,也充分证明了在当前发扬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的必要性。
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为什么依然能打动今天的观众?文艺评论家郦国义认为,话剧《红旗渠》成功接通了历史与现实的那根弦。郦国义说:“话剧《红旗渠》彰显了共产党基层组织的魅力和责任,展现了共产党人如何回应人民的期盼。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回应人民新的期待。50多年前林县的县委班子,正是很好地回应人民改善生存环境的期待,解决了千百年来缺水这个大问题。他们重视民生、回应民生、顺应民意,对人民的期盼作出了很好的回答。这就是《红旗渠》打动观众、引起观众共鸣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认为,话剧《红旗渠》深刻传递了红旗渠精神。所谓红旗渠精神,不仅是艰苦奋斗,而且是以杨贵为代表的共产党干部勇于担当的精神。正因为敢于担当,才能将林县人千百年的梦想变成现实。话剧《红旗渠》带领观众走进那个时代,看到杨贵他们的奋斗,也看到他们的委屈和无奈,从而能够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并传递红旗渠精神。
在剧作家宗福先看来,话剧《红旗渠》是当今戏剧舞台上一部不可多得的主旋律作品,可以用“顶天立地”来形容它。所谓“顶天”,是指作品大气磅礴;所谓“立地”,是指它踏踏实实地站在民生这个根本上,这是话剧真正有力量的地方。“主旋律作品有很多特点,但有一条我觉得是必须的,那就是像话剧《红旗渠》那样,立足民生,表达民意,牵动民心。”对于主旋律作品能否吸引观众,一度有各种议论。宗福先认为:“我不相信真正代表民意的作品,老百姓会不要看。他们不要看的是那些与民生、民意、民心无关的作品。”宗福先相信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国家和社会将有更大的变化,更多的老百姓会喜爱那些与自己的生活和诉求息息相关的作品,主旋律作品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
大处写意 小处工笔
话剧《红旗渠》让红旗渠精神理直气壮、非常鲜活地高扬在舞台上,把“人民”两个大字写在了文艺的旗帜上。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看来:“每一个时代都存在能够穿越古今、穿越时空的美,而这种美,具有永恒的价值。”
为了传递这种“美”,创作话剧《红旗渠》的艺术家们努力寻找“红旗渠”这一特定题材的叙述方式、舞台呈现方式和契合主题表现的艺术样式。在剧作家陈达明看来,这种风格样式,是一种恢宏大气的“泼墨”与精雕细琢的“工笔”相结合的样式,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样式。话剧传递出一种宏伟的气魄,同时还有一些非常精巧的细节描绘,如剧中给祖宗搬灵位、因缺水而无法涂胭脂最终死去的小吱吱等,都如齐白石大写意的泼墨之下那些细致入微的小蛐蛐,精巧细腻,感人肺腑。大写意与小工笔的巧妙结合,使得话剧《红旗渠》呈现简练而不简单、粗犷而不粗糙的艺术品格。
话剧《红旗渠》采用了散点式的戏剧结构,用专家的话说,全剧“丝丝入扣、步步惊心、环环相连、幕幕高潮”,从而很好地传递了正能量。该剧既凸现了杨贵这一优秀党员干部的形象,也展现了普通老百姓的群像。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扬认为:“话剧《红旗渠》突破了传统西洋式的话剧模式,把大写意话剧的舞台艺术效果呈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它引入了快板等具有强烈中国民间艺术特色的元素,丰富了话剧的表现手段。”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话剧《红旗渠》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成功转化,文学剧本和舞台呈现的高度统一,在表演中实现了现实再现与浪漫主义的高度统一。话剧《红旗渠》的台词有力量、经得起推敲,面对这样精彩的台词,演员会有激情、会碰撞出火花。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等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会议期间,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向研讨会发来贺电,祝贺河南省话剧院创作了一台精品佳作。
作者:张裕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