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刘心武《文存》收录2010年前作品 称不是画句号
2012.11.20
分享到:
  涵括了70岁著名作家刘心武16岁至68岁公开发表的文字约900万字40卷本的《刘心武文存》,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存除了小说、散文、杂文以及评论外,各卷均附有《刘心武文学活动大事记》及《刘心武著作书目》,可备读者检索。昨天,刘心武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文存中有的文字,特别是第39卷《懵懂集》难免幼稚和笨拙,他愿意接受读者的批判。刘心武坦言:“我的《文存》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诚实。”
  扬子晚报:这个《文存》涵括了你所有公开发表的文字吗?有没有遗漏?你觉得里面具有长远阅读欣赏价值的作品占多大比例?
  刘心武:《文存》收入的是自我1958年到2010年底公开发表过的文字,约900万字。这53年里发表过的东西能搜集到的全都录入了,当然,因跨越时间达半个世纪以上,收录定有遗漏,比如有的小文章发表得太早,已经失去记忆,或凭借模糊记忆难以找到,但凡重要的文字,都在里面了。比例不好说。因为最终要由读者来决定。我注意到有个现象,就是我的长篇小说《钟鼓楼》,它虽然获得过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但时过境迁,早已被评论家和媒体淡忘,可是不少80、90后读者发现了它,互相通过口碑、微博表示出阅读兴致,于是它现在又销得相当好,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那个版本,今年就跟我又结算了4次版税。再如我自己最满意的长篇小说《四牌楼》它以前并不怎么火,现在却也有年轻的读者在网络上发表出赞赏性的读后感。另外,我的一些中篇小说、散文随笔、建筑评论、红学研究,有的应该也能长久拥有读者。
  扬子晚报:你说《懵懂集》有些文字幼稚笨拙,你自己不揭发,人们大都并不知晓。请人批评也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接受批判?
  刘心武:被批评,是写作者的幸运。被批判,就是被否定,甚至是通盘否定。如果排除了过去那种文字被否定便连人一起否定打入“另册”甚至遭遇灭顶之灾的做法,那么,能被视为重要的“反面教材”,有人花大力气来做出负面评估,写作者也算没有白写。
  翻阅自己这40卷文字,特别是第39卷《懵懂集》, 我有时会脸红,有的文字,为什么那么幼稚?那么笨拙?那么紧跟主潮?那么背离真实?但那就是我自己写下并公开发表过的,不能隐瞒,只能留以备考。这说明我自己也应该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批评,对自己的失足进行批判。说真的,下决心编出这一卷,是需要勇气的。我考虑的是,我的《文存》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诚实。
  扬子晚报:最近你还在继续写作吗?《文存》的出版,是否意味着你的写作基本上处在谢幕状态了?
  刘心武:40卷《文存》不是我写作跋涉的一个句号。请注意它的截止期是2010年底。2011年我还推出了《刘心武续红楼梦》,还未定型,我的续红还需要加以修订,现在已经发现了一些硬伤,如“令尊令慈”印成了“令堂令慈”,“浊玉”错印为“拙玉”;一些细节需要精密对榫;其中诗词需加以改进等等,待这个文本基本上定型了,才能补进《文存》。
  此外,2012年我出了散文集《人生有信》,2013年初会推出新的散文集《空间感》,最近还出版了《刘心武评点〈金瓶梅〉》,以后怎样加入《文存》,还需慎重考虑。另外,我一直在构思一部长篇小说,明年正式开笔。所以《文存》不是画句号,不是谢幕。
 
                                     作者:蔡 震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