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周克希,这两天做客南京先锋书店,携典雅精装版新书《周克希译文选》,与读者分享了他自己在30多年文学翻译生涯中对翻译的理解和由此感悟到的“文学之美”。他认为,一本好的文学翻译作品,能“惹得”有些读者“对原作无限向往”。
半路出家翻译多部法语世界名著
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三剑客》到法国现代作家普鲁斯特系列长篇小说《追寻失去的时光》(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五部,周克希翻译的一大批法语名著因其译笔准确传神、清新雅致,举重若轻,而深入人心。他告诉读者,自己是学数学出身的,从事文学翻译是半路出家。“我50岁之前,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当教授,年过半百之后,我弃理从文,转到上海译文出版社专事翻译。”
受钱钟书影响抵不住阅读原著的渴望
周克希表示,数学很美,但在他眼里,文学更美。“江苏籍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中说,‘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我把林译里哈葛德、欧文、司各特、迭更司的作品津津不厌地阅览。假如我当时学习英文有什么自己意识到的动机,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天能够痛痛快快地读遍哈葛德以及旁人的探险小说。’钱先生的这个说法,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周克希说,他就是在青年时代阅读了著名翻译家傅雷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而开始向往着去看看原文里这些美妙的话是怎么说的。“终于有一天,我抵不住对阅读原著的渴望,悄悄跟上海外国语学院的老师蓝鸿春学起了法文。”
文字准确而传神,翻译就有了文采
30多年的翻译生涯,对周克希来说一晃即逝。可他对翻译的理解和对文字的感悟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悄然沉淀到心里:“翻译的文采首先来自对原文透彻的理解,来自感觉的到位。自己没弄明白、没有感觉的东西,是不可能让读者感觉到的。理解透彻了,感觉到位了,才有可能找到好的译文,才能有文采。”周克希认为,文采,并不等于清词丽句。文字准确而传神,就有了文采。“它需要以感觉作为后盾。”
作者:程岚岚 来源:江南时报